2022年,在疫情频发、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高位运行以及地缘政治冲突等多重不利因素影响下,我国车市延续了增长态势,实为不易。其中新能源汽车没有受太大影响,全年以705.8万辆和688.7万辆的产销量收官,实现了近100%的同比增长。
“今天是我们学校开学第一天,一过来就有无人驾驶车接我们,感觉特别有排面!”“以前只是听说过,今天有机会体验,特别开心!”2023年2月18日上午,在细细春雨中,武汉城市职业学院迎来第一波返校的学子,跨入久违的校园,学生们惊喜地发现,今年的开学见面礼“科技满满、暖心满满”,两辆无人驾驶智能小车忙碌于校门和宿舍之间,为大家提供一站式行李运送服务。
日前,在热映的科幻电影《流浪地球2》中,出现了不少硬核装备。这些装备都来自于现实,属于工业级移动机器人,是为影片拍摄提供的产品技术支撑。当下,随着机器人变得更加智能,机器人产品形态更加丰富多样。移动机器人可替代人类做很多工作,甚至一些人类自身难以企及的应用场景。而人工智能与工业生产的加速深度融合,进一步拓展了移动机器人的应用场景,推动制造业朝着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智同科技致力于面向全球机器人及其他制造企业提供标准化减速机产品。
2月19日消息,美国脑机接口初创企业Synchron始终在研究旨在帮助改善瘫痪病人日常生活的技术,目前该公司正在美国和澳大利亚七名患者身上测试脑机接口技术,让他们可以利用大脑思维操控电脑光标和智能家居等设备。
时间行至2023年2月,在资本市场“寒冬期”的当下,极氪13日宣布“完成7.5亿美元A轮融资”,投后估值13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892亿元)。这消息犹如一道明光照亮情绪低迷的汽车板块(资本市场也普遍对车市上半年预测不乐观,1月惨淡销量印证了该观点。)
日前,据国内媒体报道,全球动力电池龙头宁德时代近期正向车企主动推行一个“锂矿返利”计划,以实现电池降价。
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特斯拉挑起价格战、车企商业模式进化、后疫情时代消费理念转变……这样的背景下,2023年必定血雨腥风、硝烟弥漫。
2月17日,深圳市车电网络有限公司(简称“车电网”)首个高速服务区全液冷公共超充站正式投运,该超充站位于广深沿江高速中海油麻涌服务区,场站配备有一个480kW全液冷充电堆(含2台液冷超充终端及2台普通终端)和多个标准充电桩,可同时容纳8辆电动汽车充电,满足新能源车主各类充电需求。
2月18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软件分会发布中国车用操作系统开源计划,首个车用操作系统原创微内核开源版本将在2023年5月正式发布。
日,盖世汽车由成都日报获悉,昨日在上海开展的“投资四川·成都都市圈全球投资推介会”上,总投资100亿元的15GWh清陶能源动力固态电池储能产业基地正式签约落地成都市郫都区。按照规划,首批半固态电池将于近期正式下线。
为强化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完善制度建设和溯源管理,2023年2月1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组织召开工作座谈会,部分地方工信部门,有关行业协会、研究机构,以及新能源汽车生产、动力电池生产、电池租赁、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等领域的企业代表参加会议。
© 2018 湖北省机电工程学会 版权所有 邮箱:hbjd2018@126.com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南李路28号湖北工业大学机械楼教七-A701室 邮编:430068 技术支持:未来视窗
官微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