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预留版块

综合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综合新闻

机器人长臂“善舞”无人机跨区送样|东轻打造“互联网+生产管理”模式,探索智能化转型之路

发布时间:2023-03-13点击数:

 微信图片_20230313091532  

  车间内机器人正在作业。
 
  机器人长臂“善舞”,无人机飞越车间厂区,远程控制铝材降温,生产流程一键触达……在东北轻合金有限责任公司,“云端”上实时传送的数据不断优化产业链配置,各分厂运行质量得到大幅度攀升。成功抢占践行铝基强国使命“智”高点的东轻,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有了强大的“数智”支撑。
 
  车皮工变身“服务员”
 
  为无人机装上智慧“大脑”
 
  初春,走进东轻熔铸厂的铸锭加工作业工区,远远的就能看见机器人灵活地开展铸锭车皮作业。
 
  机器人强壮的手臂快速敏捷地辗转在铸锭传动辊道、车皮设备、铸锭放置架之间。只见它不断灵敏地调整姿势,对准辊道上的铸锭张开钳子,迅速抬起后调转方向,精准无误地将其放入刚刚打开防护门的车皮设备里。趁车皮时间,它又迅速将上一块完成车皮工作的铸锭整齐地摆放到料框里,然后又返回铸锭辊道开启新一轮的工作。
 
  “此前,我们车间的车皮工序全都需要工人出力、监督、把关,自主改造的机器人上线后,我只把需要车皮的铸锭放到辊道上、及时更换装满铸锭的料框就可以了,其余过程完全不需要人,机器人就可以完成任务,我从一个车皮工变成了机器人的服务员”,配合259车床智能化机器人生产的韩春光师傅高兴地说。
 
  就在259机器人展示它优质高效的车皮技能时,一架载着铸锭试样的无人机从它的上空飞过,这是东轻探索智能化、少人化生产模式的又一突破。
 
  过去熔铸老生产线每加工完一炉铸锭,都需要立即将铸锭试样送往2公里外的分析室进行成分快速分析,距离虽然不远,却需要一名工人根据当天生产炉次频繁往返两地。为提高生产效率、减缓人员短缺造成的生产压力,东轻为无人机装上智慧的“大脑”,使其依照程序设定,在工人将试样放到指定位置后,一键启动相应程序,无人机就按照预设航线携带着试样飞往成分分析室,到达指定地点后,无人机自动将试样投入试样收集辊道,而后按照原路返回,等待下一次任务。“无人机与生产作业的完美融合,消除了工人低效劳动,解放了劳动力,转变了传统生产模式,对提升东轻发展质量具有特殊意义。”熔铸厂副厂长韩再旭感触颇深地说。
 
  精准对接制造强国和数字中国建设,东轻依托工业互联网,着力打造基于数据驱动的工业大脑,实现“互联网+生产管理”模式,探索出契合东轻实际的智能化转型之路,实现了基础设施、业务应用和平台系统的网络集成,促进工业互联网与企业深度融合。通过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高度融合,东轻入选工信部智能制造优秀场景和黑龙江省智能工厂重点培育库,并荣获黑龙江省智能工厂荣誉。
 
  智能装备精准管控料卷温度
 
  “节能标兵”优于人工包装
 
  午夜的板带厂南线漆黑一片,而机器作业声却充满了整座厂房。
 
  在一片昏暗中,一间亮着灯的操作室格外引人注目。进入操作室,映入眼帘的是几台正在自主工作的电脑显示屏,上面的数据不断变化,在电脑出现故障报警时及时处理就是当班工人对这套系统的首要工作。这套系统主要服务于板带厂料场料卷的降温,对料卷温度进行精准监测,并将监测信息通过摄像传感器传输给电脑端,当温度达到预设值后便自动停止料卷下方的风冷设备,反之则继续降温。
 
  对于同时存放百余卷铝卷的料场来说,人工测温和降温控制是个大工程。昔日数名工人忙碌在料场,依然不能在料温降到预设值的第一时间关闭风冷设备,如今一条并不复杂的智能装备系统就轻松解决了所有问题,成功避免了能源浪费,实现了对能源的精准管控,为建设“绿色东轻”奠定了基础。
 
  同一座厂房内,紧邻料场的一台深筒穿心缠绕机正在进行包装作业。由于铝属于活泼金属,与空气中的水等物质易发生化学反应严重影响产品性能质量,所以过去末道工序完成后包装工人便立即用特殊PE膜对铝卷进行包装。但由于铝卷尺寸大,包装不严密、不平整等问题频发,常常需要重新包装。
 
  当东轻龙翔包装公司派遣这台自动缠绕机上场后,工人将需包装的铝卷吊运至指定位置后,缠绕机就根据程序设定自动开启包装工作。小小的缠绕装置沿着轨道一圈自行切割PE膜后就完成了全部工作。深筒穿心缠绕机不必担心耗电,它的电量远低于周围设备,是东轻“节能标兵”。“自动缠绕机包装平整、密实程度远高于人工包装,有效减少了PE膜等资源浪费,保障了产品性能稳定。”龙翔包装公司生产技术组区域工程师李世强说。
 
  作为“老字号”国企,东轻对不符合绿色发展理念的老旧设备设施进行升级改造,降低资源能耗同时提高了生产效率与生产质量,越来越趋近低能耗、低成本、高效率、高产出的内涵式高质量发展要求。
 
  制定数据采集系统
 
  “电脑盲”也能完成操作
 
  “要锚定世界一流推动智能化建设步伐,将智能化成果转化为推动东轻管理再升级的有力武器。”日前在东轻智能制造专项工作会议上,东轻总经理张荣旺说。
 
  东轻第二空压站和第六空压站主要负责包括5家基层单位压缩空气供给。在日常工作中,两个空压站几乎在零沟通状态下自行调控,经常导致系统压力不稳,而且只能通过现场实地仪表查看才能实施状态监测,管理起来十分不便。为改善现状,东轻智能制造工作组针对设备控制模式制定数据采集系统,配备相应硬件软件,开展智能阀门升级、建立智能管控系统平台,成功建成空压站无人值守智能管理系统。
 
  “项目建成后,一名工人就能轻松完成原先几个人的工作量,清晰的数字显示屏和3D建模界面,纵使‘电脑盲’也能完成操作步骤,空压站的各项运行数据实时传送至控制端,管理起来非常便捷。”负责该项目的白洁说。
 
  近年来,东轻主动接轨智能化,努力开启智能管理新时代,积极启用智能化管理系统,紧紧围绕职工安全、生产稳定、集成高效阔步推进管理改革,打造现代化管理模式,成功释放企业发展新动能。
 
       信息来源:哈尔滨新闻网

科技动态

产品技术

政策解读

© 2018 湖北省机电工程学会 版权所有 邮箱:hbjd2018@126.com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南李路28号湖北工业大学机械楼教七-A701室 邮编:430068 技术支持:未来视窗

官微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