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万达成立12家汽车服务公司后,又一咖啡巨头增加了汽车后相关业务。
近日,企查查App显示,瑞幸商贸(海南)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章熠慧,注册资本1000万人民币,经营范围含汽车零配件批发及零售等。股东信息显示,该公司由瑞幸咖啡(中国)有限公司全资持股。
今年4月份,抖音传出在杭州组建汽后团队,快手宣布入局汽车后市场,也引起了业内极高的关注。
而早在2021年9月,贵州茅台经营范围变更,新增车辆运输(不含危险化学品)、维修保养。
2021年11月,有知情人透露,58同城收购四川精典汽车的工作已经接近尾声,双方股权交割事宜基本完成。
随着越来越多的巨头跨界进入汽车后“淘金”,会搅动汽车后的“池水”吗?又会给独立售后带来新机会吗?
01、巨头跨界,各怀心思?
截至目前,在公开渠道,暂未找到有关瑞幸、茅台在汽车后市场布局的实质性动作。
不过,根据万达、58同城的车后业务规划,也能总结出巨头跨界汽车后的一些目的。
万达牵手红旗,加快汽车产业生态链的布局,即“商场卖车,停车场里提供售后服务”,入局汽车后是重要一环。同时,再结合万达商场的资源,给车主提供停车、观影、酒店、赛事、旅游度假等服务的优惠政策,运营车主全生命周期。
根据万达官网显示,截至2021年6月30日,万达拥有及运营管理380个万达广场。也意味着每一座万达广场都可以成立一家“简化版4S店”,一个新型的汽车连锁经销商呼之欲出。
58同城通过整合与并购的方式进入汽车后,AC汽车曾在文章中做过分析:
一是本地生活是热门赛道,精典汽车深耕社区运营沉淀的流量,具有更大想象空间;
二是58同城的核心价值在于信息撮合,平台与用户之间是弱关系,需要线下服务提高用户留存;
三是58集团早在多年以前就已经进行车后业务布局或合作,如理赔代办、新车交易、二手车交易等,但这些业务之间相对独立,需要借助洗美维保等业务形成生态闭环(详见文章:58集团入股精典汽车,汽车后将迎来新巨头)。
简单总结下,巨头跨界汽车后,更大目的或在于补强产业生态链。
有知情人表示,茅台在经营范围里增加汽车维修并不奇怪。因为白酒运输破损率一直高居不下,中途失火、半路掉包等现象屡屡发生,2017年茅台就建立了自营的物流企业,自己的运输车队也催生大量维修需求,而上市公司为了规范管理,业务范围做变更是常有的事。
不过,瑞幸咖啡增加汽车零配件批发与销售业务,目前还未看到更多信息。
02、有进有退,汽车后从不缺新玩家
作为布局汽车后市场的“积极分子”,制造业巨头表现得最为活跃。
2015年,金固加码汽车后板块,对旗下汽车后品牌汽车超人定增27亿元;2018年,与阿里、康众组成合资公司。再到2021年转让新康众9.39%股权,回归制造主业。
隆基机械以自有资金2,593万元通过增资和受让股权的方式,取得车易公司27%的股权,正式进军汽车后服务市场。
德联集团增资安耐驰布局汽车后市场,拟发展20000家2S店(汽车生活馆),最终覆盖超过1000万终端车主,打造汽车后市场生态圈。
均胜电子设立均胜智能车联,并宣布投资5亿元用于布局汽车后市场,其代表项目是乐车邦。
回天新材设立“回天汽服”布局汽车金融、保险业务,主要经营汽车维修与保养、汽车清洁与美容、汽车金融、车险代理等。而后,回天汽服出资750万参股“e养车”。
宗申动力出资1000万设立汽车服务公司,当时计划开展直营店建设、原有门店改造和全面推广车后业务。
类似的产业资本还有很多,布局路径各异,但从目前表现来看,大多是“雷声大雨点小”,能跑出来的寥寥无几。
再看流量巨头抖音、快手。
AC汽车曾在文章中写到,抖音布局汽车后有着必然性,其本地生活板块需要汽车后服务完善生态布局(详见文章:抖音快手汽车后市场布局猜想)。
一位接近抖音汽车后板块人士也曾透露,目前抖音正在尝试建立自己的汽后标品数据库,主要包含燃油宝、油品轮胎等品类,以实现车主需求的快速匹配。
相比之下,快手的汽车后布局的着力点在培育车主改变养车习惯,意在发挥平台撮合价值,为车主与修理厂之间的需求做精准匹配;另一方面,快手有意在汽车后市场技师的培养和认证标准上尝试发力。
此外,电商巨头在汽车后也有或深或浅的布局。
如美团采用流量变现的轻模式,为线下门店提供导流业务,赚取会员费、广告费和佣金;而苏宁之前试图走线上线下并重的模式:线上整合轮胎供应链,推出升级后的自营轮胎服务;线下先后与柚紫养车、车车翔合作开店,并推出苏宁车管家品牌。
但从目前的结果来看,不论是流量巨头还是电商平台,玩转汽车后市场并不容易。
03、新老玩家交替,结局难料
老玩家博弈加剧、新玩家不断入局,或是汽车后的常态。
根据AC汽车数据统计,2021年互联网平台(途虎养车、天猫养车、京东京车会)门店总数增长翻倍,合计为6674家;主机厂独立售后板块门店数量连续三年下滑,2021年收缩35%;零部件企业售后门店总数上升明显,互联网系连续三年上升。
如今,在门店规模增速普遍放缓的背景下,老玩家们的博弈已经进入到存量市场,以及下沉市场及新能源业务等增量市场的开拓上。
虽然,汽车后的竞争极度内卷,行业洗牌加速,但这不代表新玩家们就没有机会。
一方面,老玩家们用数百亿资本烧出来的市场,降低了新玩家们教育用户的成本;另一方面,汽车后正在进入格局重塑期,注定有些玩家只能是陪跑,而这批折戟而归的企业也提供了现成的经验教训。
比如,汽车后是需要长周期投入的慢业务,只依赖资本的快节奏打法行不通。再比如,不少玩家在布局车后业务时,对“轻重模式”拿捏不定,做的太重,怕尾大不掉,越陷越深;做的太轻,没有核心竞争力,也很难掌握话语权,导致进退两难。
未来,预计还有其他产业玩家进军汽车后市场。至于新老玩家们谁能胜出,结局更难预料。
可以确定的是,在竞争愈演愈烈的汽车后市场里冲刺和突围,依然是一件极其艰难的事,考验着每个新老玩家的决心和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