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每到汛期,张永峰有两个习惯,一个是每天关注天气预报,另一个是下雨天会早点来到工厂。作为红林公司防灾减灾的具体负责人,他得时刻绷紧防汛这道弦,因为红林公司所处的位置,正好在整个工业区的最低洼处,在工业区内所有企业中,红林公司的防汛压力首屈一指。今天这个早晨,张永峰起床就发现雨很大,他匆匆洗把脸,7点钟就赶到了工厂,可他压根没想到,危机正在降临。
第一条灾情短信是物业公司副总经理李敏清7:53分在微信“航天三江防灾减灾群”中发出的。
说到“航天三江防灾减灾群”,还有段故事。
第一天下来,群内唯一一个没署实名的人被移出群。第二天早上群主再次发出通知提醒实名+单位,到晚上下班时,9个没署单位的成员被移出了群,其中不乏三级单位的主管领导。后来有同志想重新邀请单位领导进群,群主的回复挺打脸:“连基本规则都不能遵守,这样的领导进群干嘛?”
这样一个时刻严阵以待,应变兵贵神速的工作群,哪怕有任何风吹草动,都能够引发快速响应。所以,尽管李敏清发出的信息很短,但足以让群里的同志闻风而动:“工业区出现积水!”随后不到5分钟时间,更进一步的准确信息又来了:“水塔下面已经出现20公分深的积水!”
水塔下积水,这种情况如果放在2016年以前,估计在工业区上班的职工没谁会感到意外。那时,每到汛期水塔底下积水已成为常态,见怪不怪。2016年,航天三江投资160多万元,在水塔东南角修建了泵站,4台大功率水泵同时启动,足以应对孝感市有气象记录以来的强暴雨天气。4年来,工业区渍而不涝,职工们早已习惯了没有积水的日子,忘却了在水塔下“听海哭的声音”,只有李敏清、张永峰们,因为责任使然,汛期仍在小心翼翼的听着雨声。
2
同一时刻,武汉航天大厦一如既往的匆忙有序,工作人员测过体温进入大厦,准备开启一天的工作。行保部行政处的同志此刻正在调试、联线,准备开始一场防灾减灾的线上培训,这场培训一周前就已经开始筹备,邀请的是湖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防汛监督管理组组长李向阳,就湖北省防汛形势和防汛基本情况面向航天三江相关领导和业务主管进行线上培训,时间就在7月7日9:30到11:00。
随着手机短信的滴滴声越来越频繁,更多关于工业区内涝的消息不断传来,牵动人心。8:20,汛情在“航天三江防灾减灾群”里不断刷屏的20多分钟后,行保部领导做出了三个决定:取消当天防灾减灾培训、双向通知老师和学员、即刻派人赶赴防汛一线。
汛情即战情。转瞬间,课堂成为战场,三江人“闻汛”而动。
工业区内,虽然4台水泵已经全部启动,但奇怪的是,积水仍在不断上涨。很快,物业公司的工作人员在浑浊的积水中发现有水花往上冒,用手去摸索,原来是工业区路边的窨井在往外倒灌。上十个窨井往外冒水,再加上倾盆大雨,让不断上涨的水魔仿佛有了三头六臂,不可一世。
红林和红阳的表面处理车间与水塔仅仅一路之隔,是工业区闪距水塔最近的两座厂房,也是最先开始在门口堆积沙袋的厂房。但是让职工们没有预料到的是,虽然两个车间的4扇大门都堆上了沙袋,但车间里仍有积水在不断涌入。终于,有人发现了问题,原来这两座厂房是U型结构,U型敞口中的窨井在往外冒水,厂房遭受着雨水的内外夹击。眼见封堵无效,职工们开始抢运设备,值得欣慰的是,虽然厂房进水,但因抢运及时,未给工厂带来损失。
与不太惧水的表面处理车间不同,各单位机加车间因为满是机床,很多还是精密的数控机床,所以弥足娇贵。红林、江北、红峰等单位纷纷在机加车间门口筑起了抵御水患的沙袋“长城”,严防死守。
因为距离水塔最近,红林机加车间再次毫无悬念的成为各单位机加车间防汛之首。平时绿草莹莹的机加车间门口广场,此刻已经成为一片汪洋,院子门口积水已达到60公分。而守卫在机加车间对面的装配车间职工手中的尺子表明,此处积水也有50公分。虽然参与防汛的职工们无法确定积水是涨还是退,但目光中分明充满着坚毅,充满着激昂,充满着舍我其谁的大无畏精神。
3
汛情牵动着航天三江领导的心。
汛情发生后,行保部迅速落实郭勇董事长对航天三江湖北区域防汛工作的指示,安排专人赶赴防汛一线,并要求每位部、处领导联系2家以上单位,负责暴雨期间每小时统计相关单位的汛情。工业区汛情稍有缓解后,根据郭董事长的指示,行保部的同志又转赴事关航天三江事业发展的某型号试验场,查看汛情。李培宁副总经理则把电话直接打给行保部守在防汛一线的同志,第一时间了解灾情,安排部署抢险措施。
几乎从每个单位、每个现场发来的照片中都能看到各单位领导的身影,这一时刻,他们代表着领导干部的责任和担当,代表着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扬和传承。
行保部派往防汛一线的同志,光着脚走在没过膝盖、飘着油污的水中,进入被积水浸泡的厂房,查看灾情险情。同样光着脚,穿过几十米宽的积水,到物业公司了解工业区灾害情况,与物业公司领导一起商讨处置方案。
在水塔附近,一位中年男子执拗的站在水中,任你呼喊,就是不离开那里。他是物业公司的一名普通职工,被公司安排值守在水塔东面的路口,于是他就冒着雨,卷着裤腿,默默站在齐膝盖深的水中观察现场,维护秩序。与他相似的还有张永峰,这条汉子一直伫立在红林机加车间院子外的积水里,仿佛时刻都在准备以自己的血肉之躯堵住来犯的洪水猛兽,守卫自己的工厂,自己的家园。
上午10时许,孝感暴雨转小雨。11点多,积水水位开始下降,至下午17点,渍水完全被抽排,工业区恢复正常。这场内涝,是孝感工业区建成近30年来最严重的一次,积水已逼近工业区北京路大门口,造成内涝的根本原因是市政排水管网的水向工业区倒灌。高峰时,沿工业区墙外从北京路市政管网窨井里冒出来的水几乎全都流进了工业区,工业区成为了“泄洪区”。
这场堪称航天三江孝感工业区史上最严重的内涝,却让我们创造了“两个没有”:没有造成人员伤亡,没有造成国家财产重大损失。
水无情,人有爱。这场突如其来的汛情,真实检验了我们的应急管理能力和水平,让我们看到了每个部门、每个单位在自然灾害面前的战斗力。就在7日晚上9点多,江北发来的视频是职工们在挑灯装沙袋,为即将到来的更大防汛硬仗做准备。
更为暖心的一幕发生在计研所。本来计研所是把午餐费发给个人了的,灾害来临时刻,为避免职工中午回家吃饭路上受阻,更是为了保护职工安全,计研所在这一天为全所职工提供了午餐,妥妥的以人为本。
航天三江,这个曾被《人民日报》誉为“在铸造共和国脊梁的地方”,逆境中没有倒下,困难中没有倒下,洪涝中更不会倒下。
巍然屹立,傲骨雄风。(刘昌武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