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是我国用电量较大的终端用能设备,提升电机系统能效,是节能减排、降本增效的有效途径之一,但是对于大多数制造企业来说,单靠更换高效电机是无法实现对系统能效的大幅提升,它的节能改造模式亟待创新,所以,我建议将电机系统节能工作与数字技术应用紧密结合起来。”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河北经贸大学副校长武义青对记者说。
2022年1-2月份,我国工业经济平稳运行的态势十分明显,各个地区、各个部门,特别是市场主体企业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总体上保持了2021年四季度稳健的态势。3月8日,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第二场“部长通道”上,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肖亚庆表示就工业经济、制造业、“专精特新”、5G发展等问题回答了媒体记者的提问。
近年来,浙江省桐乡市实施“数字经济提升行动”,稳步推进企业智能化改造与工业互联网建设,并取得显著成果。为了抢抓数字变革的重大历史机遇,推动数字技术更好地融入经济、文化等各领域,桐乡联合百度智能云打造融合型智能工业互联网平台。
作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型产业,自2009年中国成为全球汽车产销第一大国以来,不少两会代表委员的议案、提案围绕汽车领域展开。因此在每年的两会上,汽车行业相关议题不仅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被提及的内容也都预示着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近日,河北张家口的风电、太阳能发电通过张北柔性直流电网工程送到北京冬奥会,在奥运历史上首次实现所有场馆100%绿电供应,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但鲜为人知的是,作为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输送容量最大的柔性直流工程,张北柔直工程的规划、建设、运行等全过程离不开电网仿真技术的有力支撑。
今年两会,全国人大代表、铜陵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丁士启聚焦新能源产业,建议我国进一步完善新能源产业关键矿产资源供给保障体系,从而保障我国新能源技术与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松山湖已“扎堆”聚集400来家机器人企业,而松山湖国际机器人产业项目(一期)也已竣工投产,基地预计今年6月迁入新址,届时将培育和孵化创业团队100家以上,以此为支点打造独一无二的“科创梦工厂”。
“2021年特别是9月下旬以来,受多重因素影响,我国用煤用电需求快速恢复,电力供需形势总体偏紧。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推进实施‘十四五’规划关键之年,做好能源保供责任十分重大。”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温枢刚告诉记者,“理顺煤电关系,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实现‘六稳’‘六保’十分重要。”
“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壮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重要进展,载人航天、火星探测、资源勘探、能源工程等领域实现新突破;企业研发经费增长15.5%……”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亮眼的成绩和数字,离不开科技创新的强劲支撑。
持续发挥研究力量和技术特长,聚焦科技生态合作圈,加强与科技公司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深植科技创新基因,增强科技创新的活力和动力。以科技赋能,决战决胜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扎实开展大湾区区域性国资企业综合改革试验,努力打造国企改革广东样板。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高度重视科技创新,重视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我国制造业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制造业国家,制造业给世界的贡献接近30%。我国工业的总体规模和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实现新飞跃,并且取得了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标志性的重大科研创新成果。”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一重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刘明忠介绍。
截至目前,这13个城市基本完成了实施方案的编制,进展较快的已经开始报审。毫不意外的,13个试点城市的碳监测仪器仪表设备的需求明显增长。碳监测,包括对温室气体的常规或临时的数据收集、监测和计算,主要监测对象是《京都议定书》和《多哈修正案》中规定控制的7种人为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
© 2018 湖北省机电工程学会 版权所有 邮箱:hbjd2018@126.com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南李路28号湖北工业大学机械楼教七-A701室 邮编:430068 技术支持:未来视窗
官微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