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没有能够参与20世纪60年代开启的互联网早期研发阶段,对于那时形成的互联网核心技术没有做出任何贡献。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研究人员逐步认识到互联网的重要性,并于90年代开始参与IETF的工作。其主要的历史事件如表1所示。
表1 中国参与IETF工作的主要历史事件
自从2013年第88届IETF会议以来,中国基本上保持参会人数第二多。这些参与使中国能够为互联网核心技术的发展贡献力量,从而也导致中国作者发表了越来越多的RFC。
中国在标准制定中的贡献
从目前的情况看,美国依然保持着引领互联网国际标准不可撼动的地位。美国的作者已经发布了超过6000个RFC,IETF的作者累计已经超过3000位。
RFC数量超过100篇的国家或地区如表2所示(中国居第7位):
表2 RFC数量分布
表3 RFC作者数量分布
从时间轴上看,美国从一开始就在RFC数量上占优势,并一直在保持。中国作者撰写的RFC数量从2007年之后急剧上升,已经达到了世界排名第二位。
如表4所示,对比1、2节所述内容,全世界H指数超过5的RFC作者有379位,而中国有7位,仅占全世界H指数超过5的RFC作者的1.8%,还有非常大的差距。
表4 中国RFC作者年的H指数分布情况
中国发表的RFC引用率超过10篇的排名如表5所示。
表5 中国发表的RFC引用率超过10篇的排名
如表5所示,可以看到,在IPv6过渡技术等新的重大需求和原创核心技术方面,中国作者起到主导性的作用。
表6 中国公司和机构对RFC贡献的排名
如表6所示,其中网络设备公司有华为、中兴、烽火通信;运营商有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大学有清华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交通大学、浙江工商大学;网络公司有阿里巴巴、亚信科技;研究机构有电信传输研究所、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科院计算所;网络资源注册机构有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政府机构有中国信息技术标委会。中国发表RFC数量以及平均RFC引用数量的分布如图1和图2所示。
图1 发布RFC数量的分布
图2 发表RFC的平均引用数量的分布
建议国内对IETF的参与一定要既重RFC的数量,又要重平均RFC引用率的质量。
对国内标准化组织的建议
在国际互联网迅速发展的大形势下,中国政府制定了各项科技计划,以支持我国相关技术和产业的发展。在国家政策支持和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互联网技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进步,研究并掌握了一批互联网关键技术和服务,缩小了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使我国从互联网发展起步晚到一个蓬勃发展的阶段,并开始与发达国家一起参与下一代互联网协议和服务的研究,站在了国际互联网研究的队列之中。
互联网的发展是鲜活的,是动态性非常强的。IETF的游戏规则也是鲜活的,摆脱了传统工作模式与规则的束缚,为一线的科研人员开辟了一块自由、开放、平等的土壤,提供了高效率工作的国际环境。任何拥有新技术的研究人员都可以在这里贡献自己的成果,测试新技术的生命活力。中国作为一个世界大国和网民最多的国家,如果不更加积极地参与IETF互联网标准制定工作,只是跟在别人的后面,无法在未来的技术研究和政策制定中占据主动地位。因此我国必须参与IETF工作,从而真正了解和把握未来互联网技术和服务的方向。参与IETF的本质是培养我国高水平的技术人才。
目前,我国的标准化制定工作基本上还是传统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模式,是否可以增加IETF的模式,以充分发挥科技人员和工程师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是可以考虑的问题。当然,这种模式还是要国际化,积极参与IETF的创新。不参与国际化的"自主创新"是很难在核心技术上创新的。
本文节选自2018年1月15日中国计算机学会所发布的《CCF2016-2017中国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报告》中“互联网最新研究方向与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ETF)”一文的第4部分,文中所用统计数据截止至2017年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