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预留版块

综合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综合新闻

中国城市的新基建大业:上海打头阵,广州先动手,北京立标杆

发布时间:2020-06-22点击数:

 

由国家整体布局的新基建,正在从中央决策走向城市政策。

目前,我国在新基建方面已经提出重大整体布局的城市,一共有 3 个,分别是北京、上海和广州,它们可以说是中国最重要的三个城市。

其中,三者之中,北京市发布新基建政策的时间最晚,是在 2020 年 6 月 10 日。

但是,作为我国首都,北京在新基建方面的布局,有着它独特的地位优势、标杆意义和风向标意义,其关系不可谓不重大。

在本文中,雷锋网来重点解读一下北京的新基建政策。

1

新基建,北京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

排头兵

6 月 10 日,以中共北京市委和北京市人民政府的名义,《关于加快培育壮大新业态新模式促进北京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意见》)在北京市人民政府官网发布。当天下午,北京市还举办新闻发布会,对《意见》进行了专门解读。

这个《意见》的首要重心,就是新基建。

雷锋网注意到,在《意见》的几个重大板块中,首先谈到的第一个部分就是新基建,具体来说,是:"把握新基建机遇,进一步厚植数字经济发展根基"。

为此,北京市提出的总目标是:

瞄准 “建设、应用、安全、标准”四大主线谋划推进,力争到 2022 年底基本建成网络基础稳固、数据智能融合、产业生态完善、平台创新活跃、应用智慧丰富、安全可信可控的新型基础设施。

雷锋网注意到,在规划层面,北京与上海、广州形成了一个共识,都是将 "新基建" 的规划时间限定在三年时间——也就是从 2020 年到 2022 年底。

要强调的是,在北京市的规划中,新基建是北京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起到排头兵作用。

实际上,在《意见》中,新基建要与新场景、新消费、新开放、新服务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 "五新"——它们的共同作用是加快培育壮大新业态新模式。

可见,北京市从更加宏观的角度去定位新基建的作用,在政策协调、宏观定位、部门协同、组织实施方面都更加细分,更加体现北京市作为中国科技创新中心的优势,也更有能力承载全国其他城市在新基建方面的标杆和带头作用。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意见》中,北京市并没有提出一个具体的项目数量和投资金额的预期指标,这一点与上海不同。

雷锋网注意到,在 5 月 7 日发布的《上海市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2020—2022年)》中,上海则基于自身发展优势,初步梳理排摸了这一领域未来三年实施的第一批 48 个重大项目和工程包,预计总投资约 2700 亿元。

广州则早在 5月 8 日上午就举行首批数字新基建重大项目签约及揭牌活动,签约项目共73个,总投资规模约 1800 亿元,其中涉及到华为、百度、京东、云从等全国 300 多家企业——而后到了 5 月底,才发布《广州市加快推进数字新基建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2020-2022 年)》 (征求意见稿)。

这种区分,也从侧面说明了北京市更为重视整体层面规划,强调新基建在整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带动作用。

对于其他城市来说,北京市的规划又具备非常大的示范性和可变通性。

2

北京市新基建六大重点任务

在《意见》中,有一个专门面向新基建的附件文件,也就是《北京市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2020-2022年)》(简称《方案》)——这是专门针对北京市新基建而提出的行动方案。

雷锋网认为,将《意见》和《方案》结合来阅读和分析,庶几可以看到北京市新基建规划的全貌。

展开来看,北京市的新基建有六个重点领域的任务。

1、建设新型网络基础设施,重点是 5G、车联网、工业互联网。分开来看:

5G:扩大 5G 网络建设规模,2020 年底前累计建成 5G 基站超过 3 万个,实现五环内和北京城市副中心室外连续覆盖,五环外重点区域、典型应用场景精准覆盖。

车联网:加快建设可以支持高级别自动驾驶 (L4 级别以上)运行的高可靠、低时延专用网络,加快实施自动驾驶示范区车路协同信息化设施建设改造,三年内铺设网联道路300 公里,建设超过 300 平方公里示范区。

工业互联网:支持在半导体、汽车、航空等行业累计建设 20 个以上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培育 20 个以上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打造 20 家左右的智能制造标杆工厂。

除此之外,北京市还强调了千兆固网、卫星互联网和政务专网的建设,非常全面。

2、建设数据智能基础设施,这部分重点反映了政策层面对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发展落地的引导方向。具体来看一下重点:

三个趋势:① 数据中心从存储型到计算型转变;② 存量的小规模、低效率的分散数据中心向集约化、高效率转变;③ 数据中心从 “云+端” 集中式架构向 “云+边+端” 分布式架构演变。

大数据平台:强化以“筑基”为核心大数据平台顶层设计,构建北京城市大脑应用体系;建设完善统一的公共数据资源开放平台,汇集并无条件开放 3000 项数据。

数据交易设施。构建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要求的数据分级体系,探索数据确权、价值评估、安全交易的方式路径;建设数据交易平台,率先在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开展试点示范。

需要注意的是:

在国家强调数据作为生产要素在市场中流动的大前提下,北京市率先提出了细致的数据交易平台的措施,可以说是起到了标杆作用。

3、建设生态系统基础设施。主要是围绕着底层基础设施和产业生态做一些支撑性、对接性的中间层工作。

展开来看:

共性支撑软件。打造高可用、高性能操作系统,支持设计仿真、EDA、CAE等工业领域关键工具型软件开发,加强高端 ERP、运维保障等管理营运类软件产品研发……从底层技术到消费应用,从 B 到 C 端,都有涉及,但 B 端显然是重心。

科学仪器和中试服务。科学仪器聚焦高通量扫描电镜、高分辨荧光显微成像显微镜、质谱色谱联用仪、分子泵等科学仪器短板领域;中试服务集中在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智能装备、新材料等中试依赖度高的领域。

开源平台和产业园区。支持搭建支持多端多平台部署的大规模开源训练平台和高性能推理引擎,鼓励企业研发、运营开源代码托管平台。围绕信创、5G+8K、工业互联网、网络安全、智能制造等重点行业领域,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的产业园区。

4、建设科创平台基础设施。这部分有很大的政策因素,是政府搭台的重要举措。

具体来看:

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重点是国家实验室、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其中,强调加快高能同步辐射光源、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设施、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空间环境地基综合模拟装置、转化医学研究设施等项目建设运行。

前沿科学研究平台。比如说,要推进材料基因组研究平台、清洁能源材料测试诊断与研发平台、先进光源技术研发与测试平台等首批交叉研究平台建成;加快推动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北京应用数学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建设。

产业创新共性平台。在集成电路、生物安全等领域积极创建 1-2 家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在集成电路、氢能、智能制造等领域探索组建 1-2 家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积极谋划创建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

5、建设智慧应用基础设施。这里应用集中在智慧政务、智慧城市、智慧产业等领域。展开来看:

智慧政务:深化政务服务 “一网通办” 改革,升级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优化统一申办受理,推动线上政务服务全程电子化。2020 年底前市级 80%、区级 70% 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全程网上办结。

智慧城市:2020 年内推进 1148 处智能化灯控路口、2851 处信号灯升级改造,开展 100 处重要路口交通信号灯配时优化,组织实施 10 条道路信号灯绿波带建设,到 2022 年实现城区重点路口全覆盖。到 2022 年新建不少于 5 万个电动汽车充电桩,建设 100 个左右换电站。

智慧产业。推进现代流通供应链建设,建设金融公共数据专区,支持首贷中心、续贷中心、确权融资中心建设运行。支持建设智能产线、智能车间、智能工厂。

6、建设可信安全基础设施。这部分是针对北京市整个新基建规划的保障工作,分为基础安全、应用安全和安全服务平台等。

基础安全。支持操作系统安全、新一代身份认证、终端安全接入、智能病毒防护、密码、态势感知等新型产品服务的研发和产业化。

应用安全。支持开展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云化大数据等场景应用的安全设施改造提升,围绕物联网、工业控制、智能交通、电子商务等场景,将网络安全能力融合到业务中。

安全平台。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安全态势感知和风险评估体系建设,整合形成统一的新型安全服务平台。支持建设集网络安全态势感知、风险评估、通报预警、应急处置和联动指挥为一体的新型网络安全运营服务平台。

整体来看,北京市的新基建细分为六大板块,前三个板块相当于新基建中的 "底层基础设施",而第四个板块属于政策保障机制,第五个板块走向应用结合,第六个板块则强调了不能须臾或缺的安全保障工作。

这六个板块的规划非常全面,非常明晰,也显得非常立体。

3

北京市新基建政策的亮点和启发

结合上述解读内容,雷锋网认为,北京市的新基建政策有四个重要亮点:

全面,明晰而立体。如上文所言,北京市新基建的《方案》中细分为六个板块,不同的板块都有细分解读,各个板块之间也存在较强的逻辑关系。

与经济发展其他环节的协同性强。雷锋网了解到,这是北京市发改委牵头协同北京市多个部门联合推出的方案,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发布实施,其宏观意义更大。

示范性强。北京市在 5G、AI、数据中心、网络安全等方面都有着引领全国的发展优势,因为《方案》中基本上涉及到了城市在进行新基建建设中的几乎所有环节,非常完备。可以对其他城市形成很好的示范借鉴作用。

强调地区协同。在《方案》中,北京市多次提到了京津冀协同,比如说构建服务京津冀、辐射全国产业转型升级的工业互联网赋能体系,加快京津冀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合作,积极谋划创建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这体现了北京在带动地区协同发展上的担当意识。

总体来看,这份涉及到新基建的《意见》和《方案》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反映了北京市作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决策能力和水平。

由此,雷锋网认为,一座城市要想扮演好自己在新基建发展中的角色,需要建立好足够清醒的自我认知,也需要实事求是地结合自己的实际发展情况,尤其是要发挥自身优势。

就目前来看,北京、上海、广州三座城市的新基建规划都很好地反映了自己的定位,上海市是政策先行者(5 月 7 日),广州则是先出手(5 月 8 号大规模签约)再出政策(5 月底),而北京则发挥后发优势,在政策层面起到了标杆作用——三者虽各有其千秋,北京的意义更为重大。

不出意外,中国各大城市纷纷发布新基建政策的历史大幕,将会由此拉开。

科技动态

产品技术

政策解读

© 2018 湖北省机电工程学会 版权所有 邮箱:hbjd2018@126.com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南李路28号湖北工业大学机械楼教七-A701室 邮编:430068 技术支持:未来视窗

官微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