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本周刚刚入伏,在“迎峰度夏”的重要时期,想确保电力稳发满发,巡检工作是其中的重要环节。传统输煤廊道巡检停留在人工眼观、耳听、鼻闻……难以满足电厂的智慧化需求。关键时刻,位于江宁开发区的南京科远智慧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派出智能皮带巡检机器人代替人类“上岗”。这些机器人通过高清摄像机、激光雷达、红外热成像等装置,结合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对皮带跑偏、温度和声音异常等问题快速识别、精准定位,一旦勘察到严重故障,后台会远程停机。
科远布局机器人市场已久,目前在凝汽器清洗机器人、智能皮带巡检机器人等领域优势明显。公司总裁胡歙眉说:“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提出‘要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作为技术驱动型上市公司,我们深受鼓舞。科远去年营收增长超过20%,今年决心在涉及国家安全、国计民生的重点领域不断突破‘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加大联合攻关,加快创新成果转化,创造更快的增长步伐。”
科远是南京高科技企业加快强化创新,发力机器人市场的缩影。近年来,南京在中国机器人产业赛道上一直处于领跑地位。第十二届中国国际机器人高峰论坛上,中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协会发布“中国机器人城市综合实力排名TOP10”榜单,南京仅次于上海、深圳、苏州,位列全国第四。
近百家机器人企业竞速海内外跑道
统计显示,南京涉及机器人研发和生产的企业有近百家,主要聚集在江宁开发区、南京经开区、麒麟高新区、江北新区智能制造产业园等区域及板块,它们的科技进步日新月异,潜移默化中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并成为助推南京高质量发展的新生力量。
在江苏园博园宽阔的草坪上,一个外形酷炫的机器人缓缓前进,伴随着它富有规律的行进路线,周边草地恢复了整洁美观。
这位聪明又灵活的“修剪工”,来自位于江北新区智能制造产业园内的苏美达智能科技产业基地。在该基地的草坪机器人制造中心,一条条自动化产线有序排列,正在加紧生产园林服务机器人产品。“相较于传统割草机,这款虚拟边界草坪机器人不仅运行安静,还可以自动避障、充电、躲雨,作业效率提升50%以上。”公司研发人员介绍。
今年年初,该款割草机器人通过碳足迹计算、回收材料使用、产品的可维修指数等多维度评测,获得第三方认证机构——德国莱茵TUV集团颁发的绿色产品证书。“这是户外动力设备(OPE)行业的全球首张绿色认证,有了它,我们成功进入全球最大零售商的销售体系,并且在美国和加拿大市场分别开拓了多个千万美元以上的新项目,公司海外市场多元化格局进一步巩固。”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江北新区智能制造产业园的牧星智能公司主攻物流机器人板块,从2018年起,其仓储机器人产品就远销澳大利亚、韩国、泰国等地,目前超过80%的订单来自海外。该公司拥有业内首个连杆顶升结构AGV(自动导引车)专利,其极限载重量达1.5吨,相当于可装载一辆家用小轿车。“去年5月,牧星全球研发技术中心在江北新区设立,今年上半年海内外市场协同发力,南京工厂已出货2000台,出货量和产值同比均增加了一倍,达到8000万元以上。”牧星智能标准品事业部总经理何梓杰介绍。
查看全市机器人的产业分布特色,工业机器人是南京机器人产业的主力军,宁企在伺服电机、控制器等关键部件制造、机器人本体制造、系统集成和机器人前沿技术等方面均有涉及,诞生了埃斯顿、亿嘉和、熊猫电子装备、科远股份、中船重工鹏力、景曜科技等一批佼佼者。服务机器人研发生产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在特种机器人领域,南京依托相关园区、功能板块的招商政策及新型研发机构的项目孵化,涌现出一批创新型科技企业,分布在芯片、传感器、人机交互技术、产品应用等多个环节。
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机器人本体制造商成“主攻手”
一座城市的机器人产业综合实力强不强,其中一个主要指标是看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能力。在南京,以埃斯顿、熊猫电子装备为代表的机器人本体制造商,是科技攻关的“主攻手”。
在南京埃斯顿自动化工厂偌大的厂房中,庞大的机器人“军团”有节奏地挥舞着机械手臂,忙着“机器人生产机器人”。埃斯顿成立之初,主业原本是生产伺服电机,但在智能制造浪潮的推动下,该公司发现自己的“拿手好戏”伺服电机恰恰是机器人的三大核心部件之一,于是顺势踏入机器人市场。公司执行总裁周爱林透露:“企业这么多年一直保持总营收10%以上的研发投入,目前已实现了工业机器人生产的完全自主可控。”2022年,埃斯顿实现营收38.81亿元,净利润1.6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8.48%和36.28%;机器人出货量1.8万台,产销量稳居国产品牌第一位。
位于南京经开区的南京熊猫装备园也是个机器人世界,目前企业共研发了6个系列共8款工业机器人产品。它们有的娇小玲珑,有的魁梧健硕,“胳膊”伸开时臂展最短的0.6米,最长的2.65米,负载可从4公斤到165公斤,虽然长相各异、胖瘦不同,但各个都精通“十八般武艺”:双机联动点焊接机器人、高速高精度机器人,这里的机器人会涂胶、搬运、装配,还能打磨、切割,甚至还会写字绘画……
公司技术人员介绍,“熊猫”目前已经完全掌握工业机器人核心控制器的运动控制技术和算法,其重复定位精度和速度可以和国际同类产品相媲美,部分技术水平已达到国际先进。2022年,南京熊猫工业机器人单机和工作站销售业绩同比上升50%。
近年来我国工业机器人核心零部件自主化率不断提升,正逐步形成自主可控的产业链生态。去年出台的《南京市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2022—2024年)》提出,加快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重大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支持埃斯顿等龙头企业输出产品和服务。
应用场景加速落地,推动“制造”向“智造”飞跃
机器人产业蓬勃发展不仅做大了南京的制造业“蛋糕”,更推动南京从“制造”向“智造”转型飞跃。
机器人自动搬运、自动装配、自动切割,将车间工人从枯燥乏味的流水线上彻底解放出来——在南京经开区,大批传统工厂忙着“招聘”工业机器人“员工”,康尼机电就是其中的代表。
位于恒达路19号的康尼机电车间内,一批“最强工人”连续作战,不知疲倦。来到钣金机器人身旁,记者看到,它用1米多长的手臂单手轻松擒住一张20斤重的门板,一个敏捷转身,便把这个重家伙放在冲压机里。不一会儿,车门上出现了一个车窗外框。整个过程无需人工,一天可以生产500件产品。“30多台套机器人上马后,车间数控自动化设备应用率达到70%以上,数控自动化设备联网比例达到91%,如今整个车间产能达到20多亿元。”康尼机电轨道事业总部副总经理张洪斌说,近年来康尼机电陆续收获了“省级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工信部智能制造示范工厂”等荣誉。
南京经开区经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园区目前对标世界和国内智能制造领先水平,积极推动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依托新型显示、生物医药、智能制造装备、智能电网等产业优势,培育创建了一批示范引领作用强、综合效益显著的智能制造示范工厂(车间)。2022年,南京经开区内杉金光电等2家企业获得省级智能工厂认定,2家企业申报省级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
根据《南京市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2022—2024年)》,到2024年底,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将全面实施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明显提升,产业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全市将累计完成1500家企业自动化改造,国产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销售超3万台(套)。这股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浪潮,将为南京机器人产业发展带来难得的政策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