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作为习近平主席、李克强总理和老挝国家领导人共同见证签约项目,也是中国企业首次在境外获得以全流域整体规划和BOT投资开发的水电项目——老挝南欧江流域梯级水电站二期工程首台机组正式发电,启动仪式现场响起热烈掌声。
南欧江水电项目按“一库七级”分两期进行开发,总装机容量达127.2万千瓦,多年平均发电量50亿千瓦时,总投资约27.33亿美元。目前,一期项目开发的二、五、六级电站(总装机54万千瓦)已于2016年4月全部投产发电,截至2019年12月累计发电突破47亿度;二期项目一、三、四、七级电站正在建设中,2017年底实现大江截流,2019年12月底首机发电,将于2020年内全部投产发电。南欧江水电站项目为中老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发展注入新动力,增添新内涵,做出新诠释。
南欧江水电站纳入老挝国家规划
“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与老挝‘变陆锁国为陆联国’战略高度契合,两国共同发展的命运便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老挝总理通伦•西苏里说。
中国电建海投公司总经理杜春国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电建坚持“科学开发,绿色发展”理念,与老挝水电开发诉求不谋而合。中老共商共建协同发展南欧江水电站项目,已成为中企践行“一带一路”的样板工程。“南欧江项目全部投产后,则可提供老挝12%的电力供应,不仅能有效缓解老挝北部地区电力紧缺,促进电网建设升级,还将助力老挝电力出口和电力区域一体化进程,更可极大改善老挝北部电网缺电的现状。”
“到目前为止,老挝全国已拥有73座发电厂,总装机容量9531MW,年发电量达504.38亿千瓦时,老挝已基本实现了农村永久供电。”老挝能矿部部长兼老中友好协会主席长坎玛尼·英提拉在发电仪式上表示,南欧江一级电站以及整个南欧江流域梯级电站,是老挝重要的具有战略性质的能源工业项目,已将其纳入老挝至2020年和2025年能源工业战略规划之中。
查看南欧江流域梯级电站平面位置示意图可以发现,电站位于老挝人口相对密集、发展速度较快、电力供应紧缺的北部。七座电站的建设,将使全流域效益凸显,发挥流域性梯级电站联动调节作用,对充分利用水资源,抑制洪涝灾害的发生也起到关键性的作用。由此,南欧江项目被老挝政府列入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扶贫重点项目之一,成为中老两国经贸合作的重要项目。
琅勃拉邦省能矿厅长颂猜·万那西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南欧江水电项目是老挝大型发电厂项目,也是琅勃拉邦省环保、可持续发展项目,在所有电站建成投产后,将为老挝提供大量、优质、可持续生产的电力,促进老挝各行业发展。”
“南欧江一级电站目前建设进度已达78%。”坎玛尼·英提拉表示,南欧江一级电站实现了首机发电的目标,这是在建设期取得的重要成果,该成果得益于项目指导委员会、项目负责团队的关心和支持、以及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协调部门、所有工作人员、技术员和一线施工队伍的不懈努力。
集成优势铸就海外水电“王牌军”
中国电建海投公司董事长盛玉明介绍,创造性提出“一库七级”规划方案,是为南欧江“量身打造”,以尽量减少原居民搬迁,尽量减少耕地、林地的淹没损失,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取得尽量大的经济社会综合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从2012年10月一期项目开工,到2015年11月一期首台机组发电,再到2016年4月二期项目开工,现如今的二期项目首台机组发电,中国电建和老挝人民一起,为世界呈现了一个光彩夺目的“大美南欧江画卷”。
475公里长的南欧江上,在三座水电站投产发电的前提下,同时建设四座水电站,战线长、跨度大、辐射广,且“一站一样,站站不同”,施工管理难度可想而知。
在南欧江项目,中国电建海投公司首次推行全产业链一体化管理模式。整个南欧江项目建设期间,先后有14家中国电建旗下子企业参加其中,这些大多都是在三峡水电站、溪洛渡水电站建设中“淬过火”的国内建筑行业的“王牌军”。
据南欧江发电公司总经理黄彦德介绍,通过业主、设计、监理、施工“四位一体”的平台引领作用,打造了一条从投资、融资、建设管理到资产运营的整条产业链,从而带动集团企业编队出海“走出去”,引领电力建设业务向产业链的高附加值环节转移升级。
同时,通过牢牢把握进度、质量、安全、成本、环保“五大要素”的协调管控和综合施策,推动电站建设大踏步前行。
于此同时,在建设过程中,项目公司将移民工程、库区清理、环境监测等工程交给属地企业实施,带动一大批当地企业成长,拉动老挝当地交通运输、建材、进口贸易等多个行业快速发展,实现了共赢发展的同时,也保障了项目的可持续性。
在已投产发电的一期项目,则采取了“两位一体”,即运维分包商的运维工作实施流程,科学嵌入到发电公司的管理流程中,实现整个管理流程的通畅、高效,形成一体化的电力生产管控体系。
据项目一期南欧江流域公司经理宋会红介绍,二、五、六级电站运营以来,有效实施电量、电费、安全、效益、责任“五大要素”管控,确保了安全稳定运行超过1400多天。
除了模式创新,还有技术创新。中国电建非常注重与老挝人民分享中国技术、中国标准。
过去,作为湄公河重要支流的南欧江,一直没有水情测报系统。经过多年的实践,南欧江项目最终建立了具有领先水平的水情自动测报系统。“除了为项目建设运营提供准确的测报信息外,水情测报系统还及时为两岸民众发布雨情汛情,为民众生命财产安全保驾护航。”南欧江发电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郭瑞向记者介绍。
同时,试验检测中心、流域梯级联调联运、泥沙防治、“数字大坝”“复合土工膜”等多项先进技术的投用,让南欧江项目的“科技范”十足。
坎玛尼•英提拉用“集大成者”来形容南欧江项目,他说,中国电建在技术标准、建设管理、施工安全和环境保护等领域,带来的多项科技研究,填补了老挝水电开发领域多项空白,成为全流域水电开发的典范。
水电站让南欧江嬗变
在南欧江调度中心,一名调度员正目不转睛的盯着电脑屏幕,计算着水位流量关系,调度着南欧江一期三个电站的发电负荷,在这一关键岗位上操作的是一名老挝籍女孩博拉帕。
博拉帕有双重身份,既是赛龙村村民,又是南欧江流域发电公司的调度员。从小在琅勃拉邦长大的博拉帕,2016年7月份刚从云南师范大学毕业回国,家人鼓励她去考公务员,但博拉帕却认准了中国电建。“因为我知道中国电建是老挝影响力最大的外企,这里的工资高、待遇好,我月薪可以拿到490万基普,比当地高新职业多出近200万基普。更关键的是,这里可以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绝对是硬邦邦的金饭碗。”博拉帕向记者坦言。
经过刻苦努力,博拉帕已经完全掌握了水电调度业务,成为了调度中心的业务骨干,还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外籍员工。工作三年来,博拉帕记录了两本与水电项目相关的笔记,从对电站一无所知成长为可以独立处理应急事件。“博拉帕的笔记已成为学习素材,新入职的老挝籍员工,会先学习中英老三国语言的笔记本。”南欧江电力运维管理中心集控中心调度主管龚婷向记者介绍。
像博拉帕一样,南欧江水电站已累计为当地提供1万多个就业岗位。不仅仅是在建设期培训当地的焊工、木工、钢筋工、驾驶员等技术工种,在运营期一大批行政、商务、运维、管理等中高级当地人才也纷纷加入,属地化率已达到60%以上。
为帮助老挝培养人才,中国电建海投公司已选派2批10多名移民新村品学兼优的孩子,去武汉大学进修水利水电。随着二期即将投产发电,前段时间,公司又将52名老挝籍新员工送到中国四川同类型水电站,进行为期4个月的岗前培训,以后他们都会回到南欧江水电站工作。
盛玉明说:“中国电建实施的是海外电力投资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着力推进员工属地化,是保障电站项目长期稳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对老挝人民的一份承诺和深情,只有海纳百创,才能投创未来。”
琅勃拉邦省移民委驻一级电站官员本提恩向记者感慨:“南欧江水电站建设以来最大感受就是,村民从房屋破旧的地方搬迁到设施完善的新地方,我们希望当地村民生活比以前更好。”
琅勃拉邦省能矿厅长颂猜•万那西接受记者采访时,用“零投诉”三个字来评价南欧江水电移民。坐落在老挝南欧江畔的惠娄移民新村,通水、通电、通路、通信号,每家每户都是宽敞的二层吊脚楼,村公所、医务室、小学、寺庙一应俱全。“很高兴搬到移民新村,不用再住潮湿的房子了,中国电建给我们建设了漂亮的二层吊脚楼。”琅勃拉邦省惠娄村村民南考倚在窗边满脸幸福的笑着对记者说。
“村里有了漂亮的小学,孩子们再也不用走很远的山路去上学了。”面对着孩子们童真的笑脸,老挝琅勃拉邦巴乌县惠娄村的小学老师盛莲看到孩子们童真的笑脸常会发出这样的感慨。
在盛莲眼里,来自中国的电建人是值得信赖的朋友。为村民传授种植技术、指导养殖、修建机耕路,开展生计恢复,捐助当地学校,让惠娄村一天一个样。
盛莲的丈夫阿颂在当地做客运生意。因为中国电建把崭新的道路修到了移民新村村口。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交通网,可以直通县城、省府,并与老挝南北大动脉13号公路相连。大山里的咖啡豆、香蕉、菠萝蜜等山货,可以直达琅勃拉邦和万象,很多村民做起了运输生意,如今阿颂已经开始盘算着换自己的第四辆车了。
惠娄移民新村是南欧江移民搬迁的一个缩影。南欧江项目建设以来,像这样的移民村,中国电建规划建设了30个,像这样的致富路、友谊桥,中国电建建设了500多公里、20多座,让1万多名村民从此安居乐业。
随着电站的陆续建成投产,南欧江畔,一跃百年,一切都在发生着美丽的嬗变。这里有变的,还有不变的。变化的是这里的人越活越有精神、越来越有干劲,不变的是这里的山依然挺拔,这里的水依旧清澈。
来源:中国能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