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报记者 曹雅丽
“面对日益复杂严峻的工业领域网络安全新形势、新挑战,要全面提升工业领域网络安全保障能力。”1月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络安全管理局局长隋静在2022年中国工业信息安全大会上表示。会议认为,在政策加持、技术创新、需求升级等多因素综合推动下,我国工业信息安全产业将继续保持高景气度。
产业规模同比增长32.94%
2021年我国持续完善工业信息安全领域顶层设计,全方位提升工业信息安全保障能力,为我国工业信息安全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和更有力的支持。
会上,国家工信安全中心副主任、工业信息安全产业发展联盟秘书长郝志强发布了《中国工业信息安全产业发展白皮书(2021-2022)(以下简称《白皮书》)。《白皮书》显示,2021年我国工业信息安全产业规模为168.43亿元,同比增长32.94%,其中工业互联网安全产业规模为75.7亿元,同比增长39.96%,仍是驱动工业信息安全产业增长的核心引擎。约有373家国内企业涉及工业信息安全业务,同比增长17.3%。
郝志强表示,从产业结构来看,2021年我国工业信息安全产品类市场规模达到了59亿元,占市场总额的78%。其中防护类产品的市场受国际大规模工业信息安全事件的驱动,规模达到了25.7亿元,占市场总额的34%。在工业信息安全合规需求与内生需求的双重驱动下,管理类产品规模增长还比较快,市场规模达到了33.3亿元,占市场总额的44%。
从行业应用方面来看,电力、制造业、交通、石油石化、烟草、水利等行业的工业信息安全投入继续保持平稳的态势。
“其中电力行业工业信息安全投入仍然保持着高位,市场规模达到了29.52亿元,市场的占比达到39%,稳居第一方阵。石油石化行业在2021年工业信息安全领域的投入位居榜眼,市场规模达到了11.36亿元,市场占比达到15%。智能制造行业的工业信息安全的投入跃居到第三位。”郝志强介绍。
展望未来,我国工业信息安全产业政策导向不断增强,产业内生需求将进一步扩大,自主可控技术和产品持续涌现,专业服务细分市场获得更多重视。但产业仍面临诸多挑战,如产业发展内部驱动力不足、产业链各环节缺乏互动、人才培养机制尚不完善、企业发展脉络有待梳理。
多举措全面提升工业领域安全保障能力
我国对网络安全高度重视。据了解,2021年以来,工信部组织开展了工业互联网企业网络安全分类分级管理试点工作,建立工业互联网安全标准体系,打造全国工业互联网安全监测服务平台,推动网络安全核心技术产品攻关应用取得阶段性成效。
隋静指出,面对日益复杂严峻的工业领域网络安全新形势、新挑战,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络安全管理局全面提升工业领域网络安全保障能力。一是抓顶层,加快出台工业互联网安全分类分级管理政策文件,加快编制新形势下工业控制系统网络安全防护指南,健全工业领域网络安全标准体系;二是强责任,深入实施工业互联网企业网络安全分类分级管理,加强工控产品安全漏洞管理,督促企业落实网络安全主体责任;三是优手段,持续建设完善工业互联网安全监测服务体系,持续组织开展工业互联网安全实网攻防演练,提升安全风险防范能力;四是促产业,大力推动网络安全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强网络安全技术攻关和试点示范,探索开展工业领域网络安全保险服务。
国家工信安全中心党委书记、副主任蒋艳表示,国家工信安全中心坚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对标对表“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战略部署,做深做实工业领域网络与数据安全能力现代化建设,持续打造技术先进、链条完整的综合安全保障体系,为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建设提供坚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