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动驾驶是大热的风口,这一点已经在行业内外达成了共识。不管是车企还是科技互联网企业,都卯足了劲加入。纵观半路出家的企业进入汽车领域的方式,大致上分为自研和收购两种。而自研要面临重重困难和考验,加之缺芯潮席卷全球,想要自力更生就更加举步维艰。 在这种状况下,收购成为了另一种快捷的选择。不论如何,现在想走造车这条路,自动驾驶是重要的科技核心,必须掌握,而且最好是迅速掌握,因为从当前的市场状况来看,速度越快,对以后的布局越有利。 最近蔚来的自动驾驶事件引发了各界的广泛关注。可以看到,无论人们会不会开车、有没有体验过自动驾驶,都会自发地参与到关于自动驾驶话题的讨论中,说明自动驾驶的发展受到了大家的高度关注。 这意味着对于有心在汽车领域有所作为的企业而言,自动驾驶是参与市场竞争的利器,更是未来出行体系中的基础技术。在火爆的电动汽车市场中,从业者都在积极抢占市场份额和用户心智,以至于不惜打肿脸充胖子,为了差异化营销不惜鼓吹自动驾驶技术。 在这种趋势中,小米也在加速,没有最快只有更快。而小米的财报又是如此的亮眼,现金流超过千亿相当充沛,哪怕是用钱换时间似乎也是划算的买卖,更何况是为了处于最前沿的自动驾驶,因此小米收购自动驾驶公司就有了足够的理由和动力。

然而收购虽快,却也并非一路坦途。 客观来讲,汽车设计涉及成千上万个零部件,资源、技术等方面也都需要整合,不是收购一个公司就可以一劳永逸的。而且DeepMotion在业界的整体实力或许稍显弱势,在原有团队基础上进行研发,是否能走通也是未知数。 单从新技术层面来看,小米也并不是顶尖位置。 特斯拉对纯视觉方案非常重视,认为纯视觉方案实现自动驾驶需要的算力极为庞大,意味着纯视觉方案的技术和资金门槛被大幅抬升,而多传感器融合方案同样面临更多困难。这些都是在自动驾驶领域中极为重要的技术,小米想要追赶并不容易。 更重要的是,如今在自动驾驶方面花大力气研发的厂商已经在通过布局激光雷达,达到垂直整合与降低成本的目标。搭载激光雷达的量产车即将批量上市,留给小米这种新晋车企的窗口期不多了。

由此看来,即使小米能够通过收购自动驾驶技术公司缩短与汽车行业龙头的差距,也同样会面临新的困难和挑战,不是说收购了一个自动驾驶公司就万事大吉了。前路坎坷,想在自动驾驶领域做出名堂,半路出家的小米仍然不能松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