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行业数字化转型已是大势所趋,工业互联网作为转型的方法论和关键路径,走过了“从0到1”的概念普及阶段,迎来了“从1到100”的实践深耕阶段。
面对数字化浪潮,工业互联网应用到底有怎样的进展和变化?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深入研究产业界应用探索现状,基于国内外1015个工业互联网应用案例的梳理总结以及自身业务实践,形成全方位、多视角的分析结果。
2020年,我们用四张图、725个案例带你了解工业互联网应用现状,
2021年,我们继续
基于以下数据
1000+
国内外工业互联网及案例梳理
从以下5个视角
1 应用场景
2 应用深度
3 国内外对比
4 垂直行业
5 新技术探索
用9张统计图表
第一张:应用场景与深度分布
第二张:国内外场景分布
第三张:国外应用场景与深度分布
第四张:国内应用场景与深度分布
第五张:主要行业分布
第六张:装备制造业应用分布
第七张:原材料行业应用分布
第八张:消费品行业应用分布
第九张:5G/AI等新技术应用
对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工业互联网应用现状与新进展来一次 “深度观察”
总体来看,工业互联网应用以业务经营优化与资产管理服务为核心,向多维度渗透发展:
● 传统业务优化仍然是工业互联网赋能的主阵地
● 生产经营领域“逆势上扬”,工业互联网向产品研发、质量管理等高价值领域及生产核心环节深度渗透
● 工业互联网“连接”特性凸显,推动企业多环节协同与更大范围的优化创新
从相同点来看,生产管控、经营管理、运维与服务几大模式是国内外共同追逐的热点,但其中:
● 国外基于较高的数字化基础,在生产管控和经营管理领域开展大数据建模的深层次优化,我国兼顾数字化补课
● 设备运维服务中,国外高价值设备+复杂分析应用显著领先我国
从不同点来看:
● 国外在数据驱动的产品工艺研发环节应用全部领先我国
● 国内在共享制造、个性化定制、产融创新等模式创新方面更为活跃
国外工业互联网已进入价值深化阶段,聚焦基于数据分析实现研发、设备等环节的优化创新与新增长点创造:
● 产品工艺研发领域成为新模式创新高地,数据深度分析的各类新场景不断涌现
● 基于数据提供产品运行优化服务发展形势较好,成为近期重点关注领域
国内工业互联网应用仍以可视化监控为主,应用深度有待提升:
● 由于我国机理模型较为缺乏、各环节打通初步实现,导致产品工艺研发与多环节协同等模式的应用深度与国外差距较大
● 质量管理、能耗排放管理等部分传统重点领域优化价值大、切入门槛相对较低,深度应用探索增速可喜
我国工业互联网已覆盖40余个国民经济重点领域,从工业领域来看:
● 装备制造行业仍是工业互联网应用最广泛的领域
● 原材料行业应用小幅增长,其中钢铁行业增幅较高
● 工业互联网向非制造领域延伸,能源电力数字基础较好,渗透应用相对领先
装备行业注重产品研发与全生命周期管理,并通过服务创新提升综合价值:
● 围绕产品的研发设计与全生命周期管理成为价值提升的关键
● 运维与服务环节中,依托智能化装备打造用户入口,建立新型技术服务体系趋势明显
原材料行业重视安全生产和能耗优化,逐步关注技术创新和平台化交易能力提升:
● 能耗排放优化、设备与安全生产管控始终是行业核心需求与痛点
● 利用AI/大数据技术开展制造工艺等技术创新应用,近两年占比提升相对较高
● 通过电商平台、产业链平台等提高交易资源配置效率
消费品行业注重通过生产运营协同与模式创新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
● 通过生产经营管理与协同优化提升全环节柔性化水平
● 新模式新业态逐步成为价值最大化的关键,快速获取用户需求后通过模式创新增加用户粘性,甚至实现自身服务能力外扩
总体来看,当前新技术全面融合,已经成为工业互联网支撑传统业务优化提升与创新突破的中坚力量:
● AI/大数据应用渗透率超过28%,成为设备资产管理与生产深度优化的核心驱动
● 5G应用初具规模,渗透率超过10%,推动远程操控、场景识别、互动交流等能力提升
● 区块链等仍处于应用的初期,在金融交易服务、多环节协同优化等领域不断开展探索